彩票走势图

媒体视角

财经网:中联重科: 流言构陷公司高管不公平

18/07.2013财经网:中联重科: 流言构陷公司高管不公平
      “经常有人指责中联重科导致国有资产,经常有人指责中联重科利用国家政策,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要把它说清楚。”7月15日,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在接受媒体采访,回答中联重科遭遇的众多莫须有的指责时,首先对此进行了反驳。

  1992年,国内唯一一家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改制,时任副院长的詹纯新率领7名科研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了研究院实体企业中联重科。

  依托建机院雄厚的科技实力,中联重科很快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一代产品——混凝土输送泵。1993年,公司创产值400万元,实现利税230万元。1994年,**二代产品全年净利润达1100万元。而后,中联重科又建立了企业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和生产基地。

  随着公司的壮大,研究院逐步将所属相关研究所(室)成建制地划归公司管理,使其成为中联公司下属各相应子公司的科研开发中心。到1996年,中联公司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4200万元。同年,该院全面完成对公司的产权结构改革,将其改制为由建机院控股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中联重科,改变了投资主体的单一化的状况。

  2000年10月,中联重科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中联重科上市后,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以上。2005年,詹纯新在中国证监会倡导国有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国有股权比例、整体上市思路的指引下,大胆创新,一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一边引入弘毅投资等战略投资者参与建机院改制。

  2007年,建机院整体上市。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队,在改革大潮中,彻底融入企业,真正成为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而中联重科也成为了一家没有母公司的上市公司,构建了股权多元化、治理结构科学的跨国运营体系。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短短6年,公司营业收入由40多亿元增至848亿元,利税由7.57亿元增至近120亿元。2010年,中联重科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63.23亿元,同比增长43.89%,实现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7%。在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盈利能力总体有所下滑的情况下,中联重科以90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名列前茅,更以73.3亿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一位。

  目前,中联重科无论从市值、销售规模、净利润看,都与竞争对手三一重工都相仿,但包括董事长詹纯新在内无一人进入500富人榜。以2013年**一季度披露的数据,中联重科高管通过两个持股公司总计持股5.49亿股中联股份计算,中联重科所有高管持股总市值**新市值36.8亿,不及唐修国、向文波、毛中吾中任意一人,更只是梁稳根的零头。

  三一重工一开始就是民企,而中联重科至今**一大股东仍是国资委。体制的原因,令中联高管在个人财富的拥有量上,完全与竞争对手不对等。孙昌军表示,中联高管完全是凭着理想和责任感,在履行企业家的使命。但现在却频频遭遇“减持套现”,“利益输送”一类的指责,这很不公平。

  20年前,研究院制定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代表中国制定行业国际标准。也正是这深深的“国家队”烙印,让中联重科更加严以律己,更加注重企业的稳健发展。中联重科将会主动与媒体和监管部门沟通,把一段时间以来,笼罩在企业头上的不实传言,一一给它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