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消费者舍近求远“海外购”时有发生,折射出国内消费品号召力不足、产品质量信任度低的窘境。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提升消费品质量,成为提升消费品品质、提振消费的头等大事。只有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才能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善供给质量,将更多消费留下来—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消费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增强。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国内消费增长,造成消费外流。针对上述情况,8月26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表示,日前《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已经通过审议。该《规划》的出台就是为了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改善供给质量激活消费需求。
内销外销同标同质
许多消费者更青睐于购买国外产品,但国内产品质量真的不如国外吗?
“我国有一部分消费品的安全指标比国外高。例如,在电压力锅和豆浆机等液态加热器安全、纸质品卫生等要求方面,我国不但不低于国际标准,有的甚至领先国际标准。国际上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烟花爆竹等领域,我们还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这两大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的重要工作,甚至以我国为主承担国际标准制定。”田世宏说。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加快推进,现有消费品国家标准和已经备案的行业标准近6000项,消费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其中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等行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0%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8个百分点。
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在一些消费品领域与国外标准还有差异。“比如,在一些化学物质的限量安全要求方面,国外更多是通过技术法规重点建立跨领域或者全产业链的通用技术要求,而我国还聚焦在具体产品的化学安全要求上,领域性的、产业链标准相对不足。”田世宏介绍说,《规划》设置了7个工程专栏,其中首要一条便是消费品国内外标准接轨工程,提出要开展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关键指标验证,提高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
田世宏表示,要加快国内外标准的接轨,既要积极鼓励采用或者转化国际标准,也要开展国内外标准的比对分析,大力推进中国企业、中国的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中去。
“以后标准实施没有内销、外销产品的区分,生产线、标准、质量都是一样的。”田世宏表示,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企业是标准化和提升质量的主体,标准执行和质量提升**终要靠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为此,《规划》在制定过程中,着力研究了怎样引导和鼓励企业把握市场的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出多项激励性措施。
《规划》提出“标准+金融”的合作创新模式,探索建立标准创新融资征信制度。“今后企业标准化能力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增加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这对一些轻资产、无抵押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创新型的科技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田世宏说。
同时,为进一步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化工作,还将建立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制度。田世宏表示,会进一步推动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提高企业标准化信息的透明度。鼓励社会**三方机构评估这些公开的标准,规范制定和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满足市场对一些消费品质量标准信息的知晓度,更好地引导消费。
此外,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优质企业,还将配套有关财税金融的激励和扶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的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消费品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质量基础能力的提升、质量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社会资源将向质量品牌优势企业集聚。”田世宏说。
该放的放该管的管
侧重设计制度和机制创新,是此次《规划》又一亮点,可以使政府在定标准、抓质量大局中,始终坚持“放管服”协同推进,从容地处理好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市场准入将进一步放开。“政府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制度。除强制性标准,以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强制认证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市场准入之外,取消消费品生产经营中有关标准和质量的其他市场准入限制。”田世宏说。
同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监督抽查制度也将进一步规范。据介绍,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实施“三随机”,即随机抽查企业、随机抽检产品、随机选择检测机构。推行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信息的共享和互认,各方面、各部门、各地方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信息都要公开,公开后达到共享和互认。在这一前提下,规定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的同一企业、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6个月内任何地方和部门或者机构都不能重复抽查。
该放的放开,该管的也要管住。田世宏表示,今后检验认证结果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完善检验认证机构承担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的约束机制,更好地规范检验认证的行为。此外,还将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的追溯体系,强调消费维权,推进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管理、风险防控、消费维权和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方面作出相应规定。